资本主导的十大食物安全事件连载之三十一:地沟油(3)
蒋高明
媒体曝光的地沟油案件
2008年以来,江苏淮安某饲料油脂有限公司犯罪嫌疑人卞某等,购买相关设备并招聘相关技术人员及生产工人,大量购进餐厨废弃油脂生产“地沟油”销往粮油市场,共制售“地沟油”1000余吨,案值近900万元。
2009年以来,山东济南某油脂工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建立两条生产线,大量购进餐厨废弃油脂等原料,以生产饲料油、油酸、硬脂酸等产品的名义生产“地沟油”,主要销往省内外一些粮油经销企业。现已查明,该案共制售“地沟油”1500余吨,案值1300余万元。
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山西侯马某有限公司临汾公司总经理张某等人,先后40余次从山东某油脂公司购进“地沟油”,掺入棉籽油等正规食用油后,以桶装、壶装等形式销往粮油市场。该案共销售“地沟油”400余吨,案值320余万元。
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间,河南某油脂有限公司从山东济南某生物有限公司购进“地沟油”,经与正品食用植物油按一定比例勾兑后销售。该案共制售“地沟油”近8000吨,案值6400余万元。
2010年3月至2011年4月,重庆某油脂有限公司某饲料油脂厂将大量饲料混合油,以每吨7500元左右的价格,出售给“重庆某油脂有限公司”。
2010年4月以来,四川眉山某畜禽食品有限公司,大量购进用餐厨废弃油脂加工成的“饲料混合油”,按一定比例将正品食用油掺入到“饲料混合油”中,销售给餐饮企业、食品加工摊点。该案共制售“地沟油”2000余吨,案值1700余万元。
2010年7月以来,吉林长春某饲料油脂厂犯罪嫌疑人周某等大量收购火锅油等餐厨废弃油脂生产“地沟油”,销往粮油市场。该案共制售“地沟油”180余吨,案值150余万元。
2011年3月,浙江宁海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接到群众举报,有一伙人在各饭店高价收集餐厨废弃油脂,疑为炼制生产食用油。浙江省公安厅组织专门力量,先后5次赴山东、河南等地进行深入侦查,初步查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
2011年7月中旬,公安部统一部署,先后组织浙江、山东、河南公安机关开展集中行动,成功捣毁济南某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河南郑州某粮油商行等利用地沟油生产、销售食用油“黑窝点”6个,查获非法生产线2条、地 沟油炼制的食用油100余吨、已灌装假冒品牌食用油100余箱,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32名。
2011年3月,重庆市九龙坡区某村,一个叫“马厂”的废弃的养猪场里,几个陌生男子频繁出入,搬来锅炉、砌起灶台,每天烧煮从村外拉回的潲水。4月20日,镇派出所民警获悉后,在养猪场内将老曹等6人抓获,由此查获西南地区最大规模“地沟油”案件。涉案“地沟油”2000余吨,案值1700余万元,抓获涉案人员84人。
2011年6月以来,江西南昌某生物柴油公司大量收购餐厨废弃油脂生产“饲料混合油”,销往广东省东莞市某饲料制品经营部,经深加工后,假冒食用油销给东莞市某食品公司、粮油批发市场经营户。该案共制售“地沟油”1600余吨,案值1300余万元。
2011年9月13日,中国公安部发布消息,统一指挥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首次全环节破获了一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的系列案件,摧毁了涉及14个省的“地沟油”犯罪网络,捣毁生产销售“黑工厂”、“黑窝点”6个,抓获3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
2012年3月21日,浙江、安徽、上海、江苏、重庆、山东六省市公安机关在公安部现场统一指挥下集中对浙江金华特大新型地沟油专案实施收网行动。此次行动从上游收购加工到下游销售全环节摧毁了特大新型跨省地沟油犯罪网络,捣毁炼制新型地沟油工厂、黑窝点13处,抓获犯罪嫌疑人100余人、现场查获新型地沟油成品、半成品及油渣3200余吨。
2012年1月9日,为确保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下发《关于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通知强调,对“地沟油”犯罪定罪量刑时,要充分考虑犯罪数额、犯罪分子主观恶性及其犯罪手段、犯罪行为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危害、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破坏程度、恶劣影响等。
2014年9月,台湾 “食药署”与各县市卫生局出动1361人次,总计稽查食品工厂、夜市、摊贩、供饮食场所等5797家次。查明强冠公司提供的下游235家业者,出货问题油数量为782公吨;下游厂商总计971家,卫生局稽查已掌握问题油品流向645公吨,其中封存油品数量为142.1吨,制成问题产品共136项,下架封存回收数量为216.4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