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
为什么我们现代人吃的很多很好依然会因为饮食问题而得各种疾病?原意之一就是我们现在食物的营养成份已经大大不如以前,现在一个橘子的营养元素不足50年前橘子的1/4。这就是我们现代社会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隐性饥饿”。隐性饥饿到底是什么?有那些危害?该如何避免?下面就这个话题谈谈笔者的见解。
在食物营养问题上,当今社会出现了一种非常矛盾和复杂的现象,即食物的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有人一辈子吃的太好,另一部分人还吃不饱。前部分人面临营养过剩(其实为有用营养不足)尴尬,后部分面临着饥饿困扰。这两类人群的突出代表就是美国的富裕人群与非洲的饥民。然而,这一切目前也发出这前一系列的变化,就是原来以为大量供应的不存在问题的食物,如今面临着“营养空洞”问题。有些人总感觉吃不饱,实际上已经吃了很多的食物,还总感觉到饥饿,直到出现肥胖。“营养空洞”带来的新问题就是隐形饥饿。今天就来谈谈营养不良和隐形饥饿这两个话题。
一、营养不良及其典型症状
营养不良,英文名称dystrophy。医学上讲的营养不良是针对健康状况的,是指不适当或不足饮食所造成的一种症状。摄入食物量不足、吸收不良或过度损耗营养素等,导致的一系列症状都是营养不足,由于暴食暴饮或过度摄入特定营养素而造成的营养过剩,也被划定为营养不良之列。如果不能长期摄取由适当数量、种类或质量的营养素所构成的健康饮食,生命个体将出现营养不良,长期营养不良可能导致饥饿死亡。
缺乏充足的营养素,就难以维护健康的身体功能,这类营养不良经常发生在经济落后的欠发达国家,那里往往面临食物短缺困扰。不适当的节食,或暴饮暴食,或缺乏平衡的饮食,也会造成营养不良,这类疾病常常发生在经济发达国家,可由肥胖症增加程度而显示出来。
常见的营养不良,包括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以及微量养分营养不良两大类。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显示出身体内能量和蛋白质可利用量或吸收量不足;微量养分营养不良,显示出一些必需营养素可利用量不足,例如身体内少量而不可或缺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缺乏,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进一步削弱身体的正常功能。缺乏微量养分如维生素A,会降低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某些国家因长期缺乏铁、碘、维生素A等,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挑战。缺乏这些营养元素,会出现一系列痛苦症状,范围从阻碍成长,智力和各种认知能力降低、交际能力降低、领导和果断能力降低、活力和能量降低、肌肉成长和力量的降低,以及更加恶劣的健康等。虽然罕见,营养不良也会使皮肤出现黑斑点。
营养不良常有两种典型症状:一种为消瘦型,由于热能严重不足引起,小儿矮小、消瘦,皮下脂肪消失,皮肤推动弹性,头发干燥易脱落、体弱乏力、萎靡不振;另一种为水肿型,由蛋白质严重缺乏引起,周身水肿,眼睑和身体低垂部位水肿,皮肤干燥萎缩,角化脱屑,或有色素沉着,头发脆弱易断和脱落,指甲脆弱有横沟,无食欲,肝大、常有腹泻和水样便。也有混合型,其症状介于两者之间,并伴有其他营养素缺乏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