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生态农业科研团队2019年社会公益(二)
蒋高明
2019年5月27日,中央电视台央视焦点访谈播放《杨树:成长的烦恼》,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弘毅生态农场创始人蒋高明教授接受采访,蒋教授等呼吁了多年的单纯树种造成的生态问题,终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2016年6月4日,由北京环保局组织的“走遍雄安,我是行动者”绿色宣讲活动在雄安新区举办,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弘毅生态农业发起人蒋高明教授和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分别以“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和“城乡大气污染网格化综合防治”为主题,为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三县生态环境局及企业代表200余人进行宣讲。
2019年6月6日,为发展生态农业与可持续经济,建设有机大宁,山西省大宁县组织部组织刘家垛乡农村农业局驻村工作人员专程考察弘毅生态农场,考察团由房红卫同志带队。农业与农村局副局长王新荣、蔬菜站站长李红平等农业局领导、徐家垛乡副乡长贺庆平以及各村农村经济合作社主要负责人和种植养殖大户29人组成。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弘毅生态农场设计人蒋高明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岑宇、崔晓辉等接待了大宁县农业与农村考察团一行。
2019年6月13日,北京电视台播出《“绿色北京 绿色行动”宣讲团走进雄安新区、张家口》专题片,弘毅生态农场发起人蒋高明教授以专家身份参加宣讲活动,并为雄安新区有关领导干部100人做科普报告《生态农业与乡村振兴》,并接受北京电视台采访。蒋高明教授表示:白洋淀之于雄安,犹如西湖之于杭州,是新区建设的重要一环。白洋淀周边特别适合发展生态有机农业,不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农膜等,实现生态农业综合循环利用,形成有机农产品生产、贮藏、加工、销售体系。既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也能提高农民收入。生态、环境、社会三种效益相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9年6月19日,科技部远程教育专题制作工作组在弘毅生态农场拍摄《一位科学家的生态农业试验》远程教育专题片,介绍弘毅生态农场发起人蒋高明及其团队事迹。
2019年8月2日,山西日报发表记者范珍采访文章《好产品要卖出好价钱看大宁县如何培育区域公共品牌带动农业转型升级》,介绍了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弘毅生态农场发起人蒋高明教授在山西大宁县推进“六不用”生态农业成果。文章指出,蒋高明团队研发的严格不用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人工合成激素、转基因种子的“六不用”技术体系,为“有机大宁”创建提供了强有力的生产环境支撑。大宁全力推动农产品“有机”认证工作,2019年计划认证农产品18种,认证面积3.1万亩,涉及6个乡镇16个合作社的贫困户1915户,占全县贫困户总数的30%。
2019年8月7-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纪委书记书贾朝宁同志率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情调研组13人赴贵州黔西南州开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的实践情况开展调研活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弘毅生态农场创始人蒋高明教授参加调研,并为州各级领导做报告《如何建立生态农业的全产业链》主旨报告,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州扶贫办主任滕伟华同志主持报告会。
2019年9月24日,中国科学报(第7版, 生态环境)发表弘毅生态农场发起人蒋高明教授文章《微塑料,危塑料》,介绍了新的环境问题微塑料污染。文章指出,食物链最顶端的生物是人,人类在食物链生物放大作用下,会在体内累积大量的微塑料,这些难以消化的小颗粒对人产生难以估量的危害,同时发出警告:反季节蔬菜可能造成微塑料污染。